订阅
普安乐片价格 http://qlk.conbagroup.com 7月9日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央行正式宣布,自7月15日起,将全面下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不过,鉴于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已经实施最低的5%存款准备金率,因此此次不同步降准。 要知道,进入2021年后,中国经济复苏加速,一季度在低基数效应下GDP增速大增18.3%;多家机构预测我国二季度GDP有望继续增长8%。在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突然祭出“降准”这一工具,到底有何考量? 事实上,7月7日,我国相关部门就已经释放出降准的信号,启动这一工具主要是为了对冲大宗商品涨价对企业原材料成本的压力。而此次央行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债成本。 我国央行也指出,此次降准主要有三大考虑,其一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其二是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其三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每年约130亿元成本,但最终目的都是积极运用降准的1万亿元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那么,全面降准,是否意味着中国要改变货币政策立场,转向宽松化?中国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只是货币政策常态化之下的常规操作,未来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评价称,下半年有必要适度放松货币、放松信用。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也指出,我国释放“降准”信号,让市场对货币宽松有了想象的空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资金面大概率会维持相对宽松,带动利率进一步下台阶。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