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酷优阁 https://www.coolug.com/6573.html 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梁实秋是民国时期的文豪,他生在北平,曾赴美留学,但骨子里却透露着中国文人的传统气质。他不仅是文化大咖,更是十足的吃货,他热衷于美食,酷爱美酒,喜交文人益友,家中常常宾朋满座。 文学家很多,但是像梁实秋这样的文学家并不多。冰心曾这样说:“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梁实秋是一位有才、情、趣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美食家,更是一位爱酒的行家。 梁实秋写过一篇散文叫作《饮酒》,开篇直抒胸臆,毫不含蓄地直呼:“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如此直白的表述,足以见其爱酒。 在他的散文中,他提到第一次醉酒是在六岁的时候。“侍先君饭於致美斋楼上雅座,窗外有一棵不知名的大叶树,随时簌簌作响。连喝几盅之后,微有醉意,先君禁我再喝,我一声不响站立在椅子上舀了一匙高汤,泼在他的一件两截衫上。随后我就倒在旁边的小木园上呼呼大睡,回家之后才醒。”童年时的第一次醉酒,仗着醉意耍起酒疯,关于酒的记忆久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中,颇为珍贵。 据说因为他的父母都喜欢酒,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有喝酒的机会。但是酒香君要提醒诸位,未成年人不得饮酒,梁实秋可是反面教材哦~ 关于喝酒,梁实秋有两句比较出圈的金句,一句他写在《菜根谭》中“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另一句则是:“善饮酒的人是得酒趣,而不缺酒德。” 虽然他是个爱酒之人,但是他却坚信:“不为酒困,便是高手。”他并不提倡酗酒无度。他在青岛大学任教期间,常常聚众豪饮,猜拳行令,及时行乐。“於是呼朋聚饮,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并且”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以至于经年之后回想起当年的酗酒,他直叹算不上是勇,就是一种狂妄。再到晚年,他开始钟爱酒到微醺,看起来对于饮酒,他逐渐趋于理性,从沉迷慢慢变成了欣赏。 梁实秋还十分看不惯恶臭的“酒桌文化”。他认为:“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万计要把别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 梁实秋还列举了几项酒后缺德: 一是三杯下肚,使酒骂座,自讨没趣,举座不欢; 二是黏牙倒齿,话似车轮,话既无聊,状尤可厌; 三是高声叫嚣,张牙舞爪,扰乱治安,震人耳鼓; 四是借酒撤疯,举动儇薄,丑态百出,启人轻视; 五是酒后失常,借端动武,胜固无荣,败尤可耻; 六是呕吐酒食,狼藉满地,需人服侍,令人掩鼻; ...... 善饮的人能得酒中趣味,而不是饮酒之后散了德行。爱酒无可厚非,可是若借着爱酒之名,行一些缺德之事,则就让人耻于与其为伍了。 梁实秋认为:“文明多一点儿的民族,对于酒便能比较的有节制些。我们中国人吃酒之雍容悠闲的态度,是几千年陶炼出来的结果。”中国酒文化本是绚烂多彩的,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我们要学会珍视,学会发扬。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