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网红法学教授罗翔,最近是非有点多。网络疯传,他在压力之下清空微博,尽管罗翔出面予以否认,但各种解读和猜测依然层出不穷。 而针对罗翔的一波又一波攻击,依然在持续,甚至连“性侵养女疑案”的主角鲍毓明,也跳出来在罗翔身上踩上一脚,指责他“做人无底线,语不惊人死不休”。
身为公众人物的罗翔,当然可以批评。这么多年里,他在网络上以案说法,点评时事,话说了那么多,有些表达不准确、不严谨,有些观点有分歧、有争论,是在所难免的事。 但我想强调的是,批评罗翔,起码也要理性客观,就事论事,如果捕风捉影、无限上纲,那未免太过了。 遗憾的是,罗翔遭遇的大量批评,恰恰就是如此。 比如,罗翔在一次讲课中,探讨了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为避免饿死吃大熊猫犯不犯法。 罗翔抛出这个问题无非想说明,“人是无价之宝”,人命始终是第一位的,哪怕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 然而,许多人甚至鲍毓明这样的法律人士,却把他的观点扭曲为罗翔鼓励他人杀害珍稀动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长时间以来,这种对罗翔泼脏水的风气不断蔓延和升级,使得他不仅被骂到被迫停更微博,而且在公共舆论场发言越来越如履薄冰。 罗翔的种种遭遇,让人感到揪心。 在法学领域,罗翔虽然算不上大牛的法学家,但是,他在法律知识普及上的成就,是中国任何一个学者都不能及的,他幽默诙谐的讲课风格,深受大家喜爱。 而他的专业和良知,更是有口皆碑。 我最早认识罗翔,是偶然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罗翔语气沉痛,为蒙冤的结石宝宝家长郭利鸣不平。 郭利因为自己孩子吃了三聚氰胺奶粉,向奶企索赔,却被诬告为敲诈勒索,他拒不认罪为此足足坐了五年牢。虽然最后获得平反,却落得个家庭破碎、妻离子散。 郭利的悲剧在法学界几乎众所皆知,但能勇敢站出来反思此案,振臂一呼的学者,我至今看到的,只有罗翔一人。 讲台之上,罗翔因为始终心怀对弱者的怜悯,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赢得了“法治之光”的美誉。 在当下一些热点案件中,罗翔也用他睿智的观点,一次次给大众以启示。 比如,关于张玉环案,罗翔语重心长地告诫—— 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一旦规则被破坏,想要再次树立对规则的尊重就会难如登天。 在“男生踹伤猥亵女生者遭刑拘”事件中,罗翔一针见血地点出—— 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是一种道德上被容忍甚至鼓励的行为,那就一定不是犯罪。 罗翔也有软弱的一面。 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坦言,自己十多年前拿到了律师资格证,偶遇一位来京寻求法律援助的老太太,老太太向他下跪,他却因为“怕惹麻烦”,不敢说出自己身份,事后他羞愧不已。 然而,这才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罗翔,他内心的谦卑与自省,不仅无损于他的个人形象,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眼下,知识精英与普通大众的撕裂日益严重,部分知识精英的沦落,饱受社会的诟病,诸如“砖家、叫兽”等称谓在网络颇为流行。 这固然折射出网络情绪的非理性一面。 但无可讳言的是,部分知识精英专业和良知泯灭,不为大众说话,不为弱势说话,而是一屁股坐在了强势者,坐在既得利益者的那一边,使他们难以获得大众的尊重。 这样的背景之下,罗翔这样的坚守专业和良知的知识精英,更显得难能可贵。 他的所作所为,一如他所著的《刑法学讲义》扉页上印的那句话: “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和罗翔类似的,还有上海医生张文宏,他们都爱说大实话,善于用机智和幽默化解大众的疑问,他们不追逐名利,而是用专业知识和良心,守护公众,呵护人心。 像罗翔和张文宏这样有专业,有良知的人,无疑是大众的指路明灯,他们的存在,理当是一个社会之福。 然而,他们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和善待,而是屡屡被扣上了种种耸人听闻的“帽子”,在互联网上遭到种种诋毁和羞辱。
罗翔和张文宏的遭遇,是当下网络生态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人人掌握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戾气成为难以割除的毒瘤,道德审判和民粹狂欢已经成为日常一景。 看似越来越热闹的舆论场,有价值的公共讨论,反而越来越稀少,知识精英选择退缩和逃避,他们与大众难以通过对话达成共识,社会的分裂日益加剧。 这样的情况,无疑值得警惕。 一个健康的社会,可以有分歧,但不该有撕裂。知识精英应当走向大众,向大众传递专业而理性的声音,而大众对于他们也要多一份宽容。 罗翔曾说: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高级的。 如果曾经勇往直前,一无所惧的罗翔,如果更多像他这样专业而有良知的人,被迫选择沉默。 这,将是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 lv包包二手卖出去能卖多少钱 https://www.huada001.com/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