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河南私家侦探 “没有一个男孩子,小时候的梦想是拥有一间房。”曾几何时,社会开始充斥着对房价高企的哀叹。在网络上的“房价”话题下,“预言”房价会跌的回答每年都会收获上万赞数;各大城市装潢华丽的售楼中心里,涌动着焦灼的人群;越来越多人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包租婆/包租公……
房子,这个中国人眼中的“刚需”,如今似乎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背上房贷,甚至向父母要首付。高昂的房价,对于中国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被房价挤压的梦想 复旦陈平教授曾经提出,如今之所以许多人才外流,是因为中国的房价过于高昂,使得许多科研人员负担不起。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社会热议。与其他“专家”言论常常遭到的嘲讽、批评不同,这一次,大多数人一边倒地站在陈平一边。无他,天下苦房价久矣! 在网络平台的热门问题“房价让当代青年有多绝望”中,各路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北上广深一平米几十上百万,浙江、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也要一平米十几万。
就连一向来毫无存在感的四线小城,江西省赣州市的房价,也在近年来突破了万元一平米的大关。与一飞冲天的房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打工人”少得可怜的可支配工资:北上广月入过万,房租5000刚刚温饱,要供房得不吃不喝拼上70年;在成都月入才5000,租房就花去2500。 看来不仅买房艰难,连租房都一点也不容易。此时还有人发出了一声声叹息:某一线bat大厂程序员,日日被公司压榨996,不到30头顶已秃,身体陷入亚健康。想要辞职前往大理旅行圆梦,却被每日欠成百上千的房贷压得动弹不得。 类似的还有“为了攒钱买房,都不敢申请赴美留学,怕出不起首付”、“为了还房贷,连点外卖都不敢点超过20块的”……看来房贷就像压在当代青年头顶的一座五指山,生生把他们按了下去。
这座“五指山”下压着的,也不仅仅是年轻人。问题下还有许多中年人的回答,他们诉说着自己每日辛勤工作,只是为了给儿子或者女儿攒下首付,即使掏空家中的积蓄也是常事。 甚至,一些“95后”、“00后”,还没有走上社会就耳闻目睹了长辈们因为买房,而背负起的生存重担,纷纷表示“躺平吧”、“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子”,选择及时行乐,失去对未来的期待。房价压弯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肩头,还是他们炽热的梦想与希望。 被房价拆散的爱人 都说人的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也就是所谓的“衣食住行”,其中就包括房子。房子为人提供了坚固而宜居的居所,也构成了人的基本活动空间,更是人的安全感保障,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为了满足住房的基本生理需求,有很多途径:租房、住宾馆、建房、买房,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用各种途径满足了自己关于住房的需求。但似乎世界上只有中国大陆的人们,才有根深蒂固的“买房情结”:小到被写进成语里面的“安居乐业”,大到结婚的婚房、孩子的学区房、养老的江景房……似乎大家只认自己买下来的房子。
因此,现代人的爱情,一旦面临谈婚论嫁,房子绝对是绕不过去的问题。曾经在恋爱时期如胶似漆的小情侣,订婚时会为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而一本正经;见家长时,双方父母常常会就房产购买和分配问题过招甚至争吵;婚后,负责买房的一方也会显得更加强势。 大多数时候,这种情况会引发争执,情感随即产生裂痕,日后的婚姻生活也会埋下隐患,或是二人就将其升格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而一拍两散。 而要是双方的钱加起来甚至不能支付首付呢?这段姻缘多半要就此宣告结束,原因是无论是这对恋人本人,还是他们的家人,都无法接受如此“苍白”的婚姻。 此时,这段充满利益衡量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功利的交易,根本不能算作“无悔的真爱”,以至于有人不无心酸地感叹:“愿天下有房人终成眷属。” 被房价逼走的人才
如果说房价对普通青年的影响,还只是让他们庸庸碌碌、意志消沉、降低整体婚育率,那么它对小部分“精英”和“人才”的打击,就是直接将他们逼得离开这片土地。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和学术领域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一方面,国民整体素质提升,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越来越多人有机会和实力获得高学历和出国留学;一方面,这些人才却都纷纷一去不归。 这其中,固然有国家综合实力、文化环境、个人选择、科研和行政体制等因素,但不可否认,高昂的房价也是一个原因。众所周知,再掌握高新科技、人文素养再高、再热爱祖国人民的人才,也是一个个人。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点上他们和普通人别无二致,需要解决住房问题。
尽管全国各地为了引进人才建设当地,会制定一些“人才引进政策”,许以优厚待遇和分配倾斜招徕人才,其中有些就包括入职给予一定“安家费”、当地户口、租房补贴等等。但相比于当地高昂的房价,这些实在是杯水车薪,也就显得不那么吸引人了。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发达国家,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地广人稀,家家户户都有独栋带花园和泳池的大别墅,而工作数年便可拥有这一切;高薪的工作,低廉的公寓租金,无需落户等问题。 差距如此悬殊,这让一向信奉“良禽择木而栖”的人才们情何以堪?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不想再回来了,能说他们不爱国、不爱家乡、低级趣味吗?不过是想要活得舒服一点儿罢了。
高房价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其造成的社会压力、婚姻家庭解体和阶层分化,正在加速人才流失。尽管遥遥无期,但依然希望房价有朝一日能够降低,回到大部分人都能够得着的程度。也许这样,就会有人才愿意回国定居、工作和生活了吧。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