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关注电影派,和片荒说拜拜 电影派 Vol.3059 前半年有部爆款剧, 上线两月,总播放量破50亿。 优点是搞笑,缺点还是搞笑。 因为笑多了会长褶子,太过分了! 刚完结,不少人就敲碗等第二季。 一等大半年,第二季没来,先来了部大电影。 派爷冲着“原班人马”四个字,看了。 看完我这心情......那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但凡你是想看电影,别点开这东西。 《赘婿之吉星高照》(2021) 《赘婿之吉星高照》,可以说是最不像电影的电影。 影片内容,乏善可陈。 虽然有《赘婿》的前缀,但主角不是宁毅和苏檀儿。 而是把剧里的配角摘出来,单开了条故事线。 讲的都是苏文兴的故事。 整部电影,一小时四十分钟。 半小时为一个节点, 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一、苏文兴靠着“经商奇才”女主,事业一帆风顺。 二、苏文兴强占女主成果,二人分道扬镳。 三、苏文兴幡然醒悟,与女主重归于好。 说白了,就是苏文兴从证明“我不是废物”到承认“我是废物”。 这种转变的动因全都系在女主一个人身上。 也就是所谓的,因为爱情。 直球得不能再直球的剧情,讲了快两个小时。 毫无反转,毫无惊喜。 平淡如白开水般的套路故事。 要不是蹭着《赘婿》的ip, 就这小学生作文一般的平铺直叙,你拍个屁电影。 不过这部剧没有虚假宣传, “原班人马”,确实是原班人马。 除了《赘婿》里的俩主角没露脸,其他都是老熟人。 比如一向“龙精虎猛”的苏家老爷子。 再比如遇到事儿逃得比谁都快的,苏文兴他爹。 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但实在是从人物、到取景、到运镜都太过“原班”。 整部电影就像靠两三集电视剧内容拼出来的。 父子俩同框的戏份, 电影版和电视剧版放在一起, 那大红色的头巾,都可以无缝对接。 (上为电影,下为电视剧) 这种表象上的雷同, 还可以当作是电视转电影的“水土不服”。 但最糟心的, 是从皮到骨都是雷同! 比如疯狂玩现代梗, 剧版《赘婿》里有“拼多多”、“苏宁易购” 电影版里面就敢搞“义乌小商品”、“闲鱼”和“百亿补贴” 甚至还出现了“互联网”??? 我真吐了,编剧你还知道自己在拍古代剧吗? 剧版《赘婿》的主角宁毅, 那还是一个穿越的现代人,玩现代梗没那么尬。 但电影版里可是全员古代人,没半点穿越元素。 “闲鱼”和“互联网”,都是“经商奇才”女主想出来的。 让女主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疯狂玩现代梗。 编剧你已经把自己的脑子扔到外太空了! 为了玩梗而玩梗,完全不考虑合理性。 一起扔进外太空的,还有编剧那厚如城墙的脸皮。 电影版《赘婿之吉星高照》里女主的人设和遭遇, 跟剧版《赘婿》里面的女性一模一样。 剧版《赘婿》,女主苏檀儿。 非常有经商能力,但身为女子不被认可。 由此引出主线剧情。 还是剧版《赘婿》,女配楼舒婉。 同样非常有经商能力, 同样身为女子不被认可。 由此引出支线剧情。 到了电影版,女主高甜。 又是非常有经商能力, 又是因为女子身份不被认可。 是真不想动脑子啊,连理由都不换一下的。 更重要的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剧版和电影版的女性形象,天差地别。 电视剧有足够的篇幅,表现女性的能力和对命运的反抗。 第一集最开头,就有苏檀儿为了能够经商,立誓终身不嫁。 剧版也会用一整集内容, 铺垫楼舒婉家破人亡后的遭遇,促成她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到了电影里面, 不管是女主的能力还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全都没了。 她成功的主要原因,非常简单粗暴地变成了男主。 哪怕她能发明闲鱼、创造互联网,一个人就能搞出商业帝国。 但别人对她就是没有半点信任。 对她传奇的商业能力一无所知。 只有男主苏文兴一个人发现了她是商业奇才, 由此引出后面所有的剧情。 以至于你都闹不明白,编剧对女性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你说他歧视吧,但塑造出来的女性很有能力。 金手指大开,随随便便创造商业帝国。 你说他没歧视吧,他又把“女性被歧视”的梗从头用到尾。 并且还让高甜这样,随便就能创造商业奇迹的女性, 最后成就事业的方式,全靠跟男主合作。 全靠男主给她信任,给她机会, 她才能发挥天赋,创造奇迹。 还让女主说出了“没有你,我不可能经商”的这种屁话。 咋恁大脸啊,要是没有你的信任,董明珠都当不了女强人是吧。 这个逻辑就像是: 女人是很有能力,但想让她把能力发挥出来,得靠男人。 而且,她靠的还是一个废物男人。 这里需要涉及到这部电影最致命的一点: 毫无魅力的主角,苏文兴。 这里的魅力,不是指人性的真善美,不是说只有好人才能当主角。 主角,可以坏,可以疯,甚至可以反社会。 但不能毫无人格魅力。 苏文兴的人设,一句话,窝囊废。 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影片最开始,因为不甘心被骂窝囊废,他去打拼创业。 结果没有经商头脑,一味抄袭别人的想法,败光所有积蓄。 能力上,废物。 在女主的帮助下,逆风翻盘。 但翻盘后他没有任何努力,只是坐享女主的成果。 每天吹嘘自己的成绩,实际上连账都算不清。 行动上,废物。 成功后的苏文兴,害怕被人发现自己一无是处。 要求女主打掩护: “不要告诉别人这一切主意都是你想的” 人品上,废物。 最后喝醉了,酒壮怂人胆。 跑去跟女主道歉:我承认啦,我就是废物,你才是经商奇才。 两人就此和好,happyending。 躺平任嘲,就是废物。 剧中苏文兴的高光时刻,是支持女子经商。 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说女子该有自己的选择。 刚说完,就给自己找梗: “我刚刚说的话咋这么耳熟” 可不耳熟吗,电视剧里别人说过一模一样的! 他只是把别人的话抄过来而已。 其实要表现窝囊废的魅力,可以。 给个前因后果,为什么他如此窝囊,让他的行为变得合理,让观众能够共情。 比如套用现在最火的“内卷”+“躺平”, 没人生来是废物,只是大环境太过内卷, 于是选择与世无争,当个废物,最终躺平。 那这个“窝囊废”人设,会让观众觉得真实。 或者,他为了变得不窝囊,做出了那些努力。 比如说,像《小人物》的主角一样, 为了被人看得起,不当他人眼中的怂包,奋起抗争。 哪怕结果不行,但这种“窝囊废”的人设,会让观众觉得虽败犹荣。 ps:《小人物》又名《杀神NOBODY》,人家的反抗结果那是相当行的。 再或者,他只某一方面窝囊,但在别的地方有自己的坚持。 这种,是《赘婿之吉星高照》想表现的: 苏文兴虽然废物,但思想先进,支持女性独立。 但为了喜剧效果,这种“唯一的坚持”变成了笑话。 苏文兴自己也不知道他在说啥,相当于随便说了两句装逼的话。 于是,主角成了完全扁平化的废物人设。 一废到底,唯一的闪光点是靠抄袭。 穿上龙袍也不像皇帝。 除此之外,还有光明正大的注水。 很多剧情他都懒得拍,直接在画面上p几个大字,让观众领会精神。 看电影的时候顺便上语文课。 PTT课件上都搞拼音标注,不用担心不识字。 太会寓教于乐了,给你颁个坟头蹦迪奖吧。 一部将近两小时的电影, 情节平淡无奇、逐帧复刻电视剧、主角人设从头烂到尾、还动不动给观众放PPT。 这算什么电影?这怎么配叫电影? 顶着《赘婿》的名头,观众给了它极大的包容。 “图一乐”、“番外篇”、“别计较” 但抛开《赘婿》的热度和滤镜, 这就是靠恶意玩梗和插科打诨,硬凑出来一个东西。 第一部《赘婿》火,是因为笑点和爽点齐飞,会玩梗,靠搞笑出圈。 像什么“男德学院”、“起风了,让乌家破产吧” 但电影版,所谓“原班人马”,所谓“原班制作”。 除了延续之前的现代梗,没有可以称为“笑点”的东西。 已经沦落到把朱自清的《背影》都拿来玩梗了。 “你就站在此处不要动,我去买几个橘子” 网上恶搞的梗,随便往大荧幕上搬。 如此粗制滥造,浅薄无趣。 让人不禁怀疑编剧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 后续要都是这个水平,《赘婿》这个IP算是毁了, 第二部也别来了,挺伤眼的。 当然, 话,咱也不说太满。 第二部还没来, 期待打脸,期待真香。 说不定“番外”如此垃圾,都是在为正片做努力。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手动狗头) 一个在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甜柿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