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 将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支持率从上任时的70%跌至现在的26% 举办东京奥运会、抗疫失利、经济萎靡不振 是否是主因? 日本自由民主党成立66年 长期一党独大主导战后日本政坛 究竟有何秘诀? 在野党发起挑战 自民党却总能东山再起 精于选战的老牌执政党 将带领日本走向何方? 9月26日 晚19:15 大新闻大历史 为您讲述 日本政坛魔咒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进入倒计时,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日本政客竞选日本自民党总裁目的是要当日本首相。自民党是目前日本议会最大党,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就会成为日本首相。可是参加竞选日本自民党总裁的日本政客却在不停地说,中国、中国、中国。最先报名参选的岸田文雄、河野太郎、高市早苗,这三个候选人像是掌握了同一个“流量密码”,那就是不停地说中国,不停地消费中国。 9月3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自民党总部召开的临时干部会议上突然宣布,将不会参加九月底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日本媒体在民意调查后发布公告,菅义伟的支持率在上任时为70%左右,而目前的支持率跌至26%左右,创出其去年9月上任以来新低纪录。 菅义伟强调不参选的原因是要集中精力应对疫情。但外界认为菅义伟内阁支持率近日跌至新低,党内凝聚力减弱,不少自民党议员对菅义伟率领自民党赢得大选没有信心。 2020年9月14日,菅义伟当选执政党日本自民党总裁。9月16日,菅义伟正式成为日本第99任首相。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对菅义伟的抗疫对策,有超过六成民众表示不认同;外交方面,受疫情影响日美外交没有明显亮点,与中韩等国的邻国外交也停滞不前。作为从中央摸爬滚打下去的老辣政客,菅义伟有超卓的政治伎俩、和谐才能、政策履行力。但是当前的日本处于一个艰难时刻。新冠疫情已经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日本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滞涨、衰退和非常缓慢的经济增长。 在日本,如果主张“对中国不能强硬,对美国不能一边倒”,那基本上就没机会当首相。 为什么呢?因为日本的政坛握在美国老大的手掌心里,日本的政客逃不出美国老大的手掌心。在日本的政党中,目前执政的自由民主党是战后日本政坛的主导力量,从1955年结党成立以来,除了两次短暂在野之外,自民党长期保持着一党独大的执政地位。 1945年8月30号,日本战败投降两周之后,一架美军飞机降落在了东京,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走下舷梯踏上日本土地的那一刻起,日本的战后时代开始了。以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总原则,麦克阿瑟在日本实施的占领政策颇具理想主义色彩,废军队制宪法、审判战犯、解散财阀、改革土地。在东京被轰炸后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出现了些许改革的生机,随之复苏的还有大大小小的日本政党。 1945年底日本政坛陆续出现了五大政党,它们分别是属于保守势力的进步党、自由党、协同党以及属于革新势力的社会党和共产党,五大政党由左到右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政治光谱,然而在占领统治下政治游戏的规则制定者却是美国。 1946年1月,就在战后第一次大选前夕盟军总部下了一道肃整令,将与军国主义有关的政治家官员一律开除公职。尽管如此,当时的日本国民对于选举的心态未变,保守势力仍旧得到了众多支持,战后第一次大选的结果,自由党以141个席次当选国会第一大党,其总裁正是自由党的创始人鸠山一郎。作为最大党的党魁,鸠山一郎本应组阁出任首相,却不料被盟军总部划为了素整的目标。被迫离开政坛的鸠山一郎急于寻找自由党的接班人,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外务大臣吉田茂。 阴差阳错之下吉田茂成为日本战后第一任选举产生的首相,而亚洲政治版图和美国的对日政策也在几年之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鲜战争的爆发加速了美国的政策转向,1951年9月8号,不包括中苏在内的48个二战同盟国与日本在旧金山签署了《对日和平条约》。此时的吉田内阁已有长期执政之势,在美国的羽翼下形成了一套轻军事重经济的战后发展路线,也就是著名的吉田路线。 旧金山和约在1952年4月28号正式生效,对日本长达七年的军事占领宣告结束,原本被肃整的旧军国主义分子陆续获得解放,鸠山一郎重回政界,却发现自由党已经成了吉田茂的自由党,稳坐首相之位的吉田将当初的约定抛在了脑后,拒绝交出政权。 鸠山一郎于是另起炉灶,1954年11月他协同重光葵、岸信介等人成立了日本民主党,扛起了反吉田的大旗,民主党联合社会党对吉田内阁提出不信任案。 1954年底,鸠山一郎终于如愿组阁,然而鸠山的民主党在随后的大选中连四成的席位都没有拿到,保守党派的内斗却给了社会党壮大力量的机会,长期分裂为左右两派的社会党开始酝酿统一。 1955年11月,自由党和民主党放下彼此的成见携手走到了一起,此后主导日本政坛几十年的自由民主党由此诞生。自民党虽然从诞生之初就势力庞大,但它却是由政见不大相同的大小派阀组合而成。可以说让这些保守派的大佬们团结到一起的唯一原因就是,合伙赢得选举、瓜分执政权力。 1955年自由民主党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政治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代表保守势力的自民党与代表革新势力的社会党在国会形成对峙局面,而自民党的力量一直是社会党的两倍,这便是此后主导日本政坛的“五五体制”。“五五体制”下自民党长期稳坐执政党地位,自民党的政治家开始轮番登上政治舞台。 1957年2月,政权落到了岸信介的手中。 2015年4月29日,美国国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演讲:岸信介我的祖父,也就是绰号“昭和之妖”的铁腕首相岸信介。岸信介的政治目标是将日本恢复成战前一样的军事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修改宪法和1951年的《日美安保条约》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岸信介在访美期间提出“日美新时代”的口号,最终在1960年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订了新《日美安保条约》,不过对于当时的日本国民来说战争的痛苦记忆依旧清晰,安保条约的修订引来了多数国民的不安,更激发了以社会党为首的革新派与自民党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大斗争,日本战后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一触即发。新安保条约在1960年6月19号强行通过,岸信介内阁随即辞职下台。 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日本彻底摆脱战后的贫穷,生活水平开始向发达国家看齐,而池田勇人与佐藤荣作当政的时期也成为自民党政权与“五五体制”最稳定的时段。在这期间一位实干派政治家走进大众视野,并迅速窜起成为政治明星,便是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1972年7月就任首相,两个月之后就历史性访问中国,就在那次访问期间,中日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邦交正常化。其实田中角荣这么做,也是追随美国。田中角荣访华之前半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发展。可是,两年之后,1974年12月,田中角荣就被迫下台,他被美国打倒了。当时,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国内要求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跟美国平起平坐”的呼声,开始抬头。日本人真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田中角荣事事都跟美国较劲。1974年10月,媒体揭发,田中角荣大搞金权政治。所谓金权政治就是金钱和国家权力交换,财阀控制政党,进而统治国家。只用了一个多月,美国人就把田中角荣拿下了。1974年11月,田中角荣被迫提出辞呈。不过田中角荣还是很有能耐,他下台之后,继续在日本政坛保持着强大影响力,先后扶植成立了1980年的铃木内阁、1982年的中曾根内阁,后者甚至被称作“田中曾根政权”。 中曾根康弘,因为摇摆不定的派系立场曾被称作“政坛风向鸡”,他上台后的目标是让日本成为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政治大国”。日美“命运共同体”日本要做“不沉航母”的说法都是出自中曾根任内,而日本的防卫费用也在他的主导下突破了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1975年8月15号,日本战败40年之际,中曾根成为战后以首相身份公开参拜靖国神社的第一人。尽管如此,在他任内日本与中国却处在最好的“蜜月时期”,与韩国的关系也有了破冰进展。中曾根执政五年是日本战后任期第三长的首相。 步入1990年代冷战结束,日本泡沫经济爆破,当时的日本正走进人们后来所说的“失去的十年”,国家经济负增长,标志着日本成长神话的终结。“政界教父”金丸信被捕,曝出政官商三方勾结的真相,自民党内最大的派阀曾经脱离“田中派”自立门户的“竹下派”,分裂成了以羽田孜、小泽一郎为首的“羽田派”,以及以小渊惠、三乔本龙太郎为首的“小渊派”,日本的战后体制已是四面楚歌。 1993年6月18号,小泽一郎等党员造反倒戈宫泽喜一内阁,被国会通过不信任动议,小泽开始着手建立非自民党联盟,他带着44个党员脱离自民党组成新生党,之后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大败,只取得了不足半数席位,却仍旧是国会第一大党,小泽于是笼络一众小党,并拥立日本新党的代表细川护熙做首相。 1993年8月9号,八个小党组成的联合政权细川内阁成立,自1955年以来持续执政38年的自民党第一次成了在野党,“五五体制”轰然倒塌。 1994年日本政坛的现实是,自民党没有在野的经验,反对党更缺乏执政的经验。“五五体制”的后遗症很快显露出来,“八党联盟”发生了分裂,同年6月自民党与40年来的宿敌社会党携起了手,组成联合政权,首相由社会党党首村山富市担任,但内阁大部分成员都属于自民党,自民党事实上已重新执政,小泽的非自民党联盟政权只维持了短短10个月。 2000年的日本政坛风波不断,4月首相小渊惠三突然中风,不久后病逝,时任自民党干事长的森喜朗被推举为首相,但继任者的挑选方法却引发了问题。 2000年11月,自民党内发生了一场政变,虽然政变以失败告终,但自民党元气大伤,森喜朗在位一年后便辞职。 2001年,参选人小泉纯一郎为日本政坛刮来了一阵旋风,小泉是自民党成立以来第一个没有派阀背景而竞选当总裁的人,他的竞选口号是要摧毁自民党,也就是他自己的政党,这一政纲让渴望脱离政治僵局的日本国民纷纷把希望投放在了小泉身上,2001年4月小泉内阁成立,支持率超过了80%,是战后历任内阁的最高值。2006年9月,小泉任满下台钦点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接班,不过,小泉为自民党燃起的这把火渐渐烧到了尽头。 2009年8月的大选中,自民党席位缩水60%,民主党一跃成为第一大党,这是1993年以来自民党第二次下野,也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失去国会第一大党的地位。 修改宪法这一自民党结党之初便存在的目标被重新拾起,成为竞选的利器,2012年4月自民党公布了新的宪法修订草案,9月安倍晋三再度当选自民党总裁,重新赢回执政权,安倍晋三也成为第一个两度出任首相的自民党人。 2015年9月19号,自民党运用执政党在议会的多数优势,强力表决通过新安保法案,在没有触碰宪法的情况下日本的集体自卫权事实上已经解禁,自卫队的海外活动范围也扩及全球。安保法案的通过引发在野党和民间大规模的抗议,1960年岸边信介修订的《日美安保条约》的一幕,仿佛轮回般重现。 作为日本政坛常青树,安倍晋三一向“春风得意”。日本首相是个“跳槽率”相当高的岗位,可安倍晋三,担任四届首相。在2020年8月28日,安倍晋三宣布自己因受个人健康状况,辞去日本首相的职务。 日本共同社9月17、18两天,就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调查了全国自民党党员和党友的支持动向,结果显示,支持河野太郎的48.6%,人数最多。支持岸田文雄的18.5%,支持高市早苗的15.7%,两者比较接近。支持野田圣子的只有3.3%。 这真是,日本政坛有魔咒,尽在美国掌握中。 编辑:BlancaWu 布谷医生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