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什么是白癜风 最近有一部新剧,直接掌握了广大中老年群体的遥控器,更是一举拯救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 一开播直接破1,创下了金鹰剧场近8个月的新高。 那就是由刘涛,林峯主演的《星辰大海》。 对于这部剧,观众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它剧情虽然狗血但是很上头,有人吐槽它完全就是油腻的中年玛丽苏偶像剧。 热度这么大,厂长也去瞅了一眼,一出场,她就带着全妆,涂着芭比粉从床上醒来。 梳着两个辫子的她,走到哪都被人喊“小姑娘”。 没错。 43岁的刘涛,继《大宋宫词》之后又演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怪不得这部剧所有的磨皮和滤镜,都给了她。 这部剧,其实讲得就是草根出身的女主角的创业励志奋斗史。 越往后看,厂长隐隐看出了安迪的身影。 其实自从《欢乐颂》之后,“乡村女企业家+独立女强人”的标签,就像长在刘涛身上了一样。 无论她演什么,都是那个感觉。 简直比四千年美女的妆容还要半永久。 《我们都要好好的》里,放弃垃圾婚姻,寻找职场自我的坚强主妇; 《我是真的爱你》里,霸气的职场女强人; 《陪你一起长大》里,事业上不服输,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职场精英妈妈; 千篇一律的戏路,让有些观众不禁发问—— 刘涛,除了这种人设就没有别的了吗? 确实。 在厂长看来,一个演员若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将某一种戏路演到极致,也不失为优秀的演员。 然而,这难免会让演员的表演越来越程式化,观众也会对着这张脸审美疲劳。 你应该不止一次的听到过这样的评价: 额,又是XXX,不想看了。我知道你演得好,可我就是不想看,因为我能预料到你演得是什么。 演员更高阶的自我修养,应该是对于饰演“颠覆自身擅长戏路”的角色有多成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自己对某一角色如何成功的演绎。 就像周迅曾经说过的—— 做演员,其实就需要自我毁灭。 而在这方面,相信没有哪位演员,能比周迅做得更极致。 出道30年,塑造过无数个经典的角色。 周迅每一次的表演,对于观众来说都像是拆盲盒一样充满着期待和惊喜,所以你会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评价她为—— 人间精灵。 天才演员。 没办法,她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 刚出道,她就演了一个清纯可爱的小狐狸精,那时候脸上还带着婴儿肥。 17年后,她又在《画皮》里饰演狐狸精。 但这次,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清纯,魅惑。 又纯,又欲。 看你一眼,就能把人给吸进去。 她也能一人分饰两角。 娄烨的电影《苏州河》里,她是纯真如孩童的牡丹,也是充满妩媚风情的美美。 娇俏灵动,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她演过; 执着寻找爱人多年的出租车司机,她演过; 为了出名抛弃初恋,不择手段的女明星,她也演过; 看似洒脱骄纵实则心思缜密的“老鬼”,她更演过; 在周迅的演绎生涯里,几乎没有什么角色是能困住她的。 她的表演,永远都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深度。 你没有办法去学她。 因为她不仅具有极具灵性的表现力,而且每一个角色,周迅都把她当成生活中最真实的自己来演绎。 就像胡歌曾经说的—— 周迅是一个没有招数的高手,所谓无招胜有招。 有周迅这样的天生体验派,自然也就有后天努力派。 就比如张曼玉。 我们都知道,在华语影坛中,张曼玉的地位也唯有巩俐能与之一战。 若单论获奖数量,她还是傲视群雄,两座欧洲电影节影后,五个香港金像奖影后,四个台湾金马奖影后…… 但却没有人知道,刚开始的张曼玉一直都是花瓶。 关锦鹏甚至曾断言: 张曼玉不可能会是一名好演员。 那时候,港姐出身的张曼玉顺理成章进入了演艺圈。 但没有经过任何科班训练的她,演技总是不尽如人意,无论演什么都呆头呆脑的,角色又大都是天真带点憨味的傻妹。 因此有人说,她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花瓶。 直到88年,遇到王家卫。 一个好导演的精心调教,再加上她自己刻苦的努力,这才打通了任督二脉。 纵观张曼玉的演绎履历,你会发现她的角色也几乎没有重复。 从最开始《旺角卡门》里的青春懵懂; 到《甜蜜蜜》里的深情执着; 到《花样年华》里的风情万种; 到《青蛇》里的曼妙勾人; 《新龙门客栈》中的泼辣妩媚; 《东邪西毒》中的风韵犹存; 《阮玲玉》里的美丽哀愁; 《英雄》中的可怜悲惨。 关于张曼玉的表演,你没办法给她设限,甚至没有任何标签。 提起她,人们只知道这是神一样的存在。 只可惜,自从2004年凭借《清洁》拿到戛纳影后之后,她就带着一身的荣光,彻底在影坛消失了。 距今,整整17年。 一个神隐匿了,但另一个却没有。 那就是被称为千面影帝的男演员,梁家辉。 在华语影坛,你可能会记得星爷的喜感,发哥的豪爽,梁朝伟的深沉,张国荣的细腻。 这是他们的标签。 而梁家辉呢? 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角色—— 皇帝,乡村教师,黑帮政治家,棋手,好色轻浮的警察,段王爷,黑帮老大,皮条客,大保健嫖客,警务副处长,开发策划师,黄药师,座山雕,他甚至还演过他自己…… 题材上,涉及剧情、历史、动作、武侠、犯罪、爱情、喜剧、悬疑、惊悚、文艺、搞笑、恐怖、情色、黑帮…… 千变戏精,信手拈来。 说的就是他了。 梁家辉的可塑性,让厂长一度记不得他本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他的风格,实在太多变了。 《寒战》里的老谋深算; 《新龙门客栈》里的儒雅倜傥; 《黑金》里的阴险毒辣; 《东成西就》里的无厘头搞怪; 《情人》里的隐忍懦弱; 《九二黑玫瑰对黑玫瑰》中,骚劲十足; 《阮玲玉》里,又变得优雅温润。 千面影帝梁家辉,就像是香港电影的定海神针。 当其他的大佬要么翻车,要么封镜,要么神隐,要么作古之时,梁家辉依然处于他的巅峰状态。 他的表演几十年始终保持水准,每一个形象都风格迥异。 着实,是神一般的存在。 也许你会说,厂长说的这些演员,几乎都是华语演艺圈的顶尖人物。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他们这样的成就呢? 我想说: 即便做不到,至少要树立目标。 爱惜羽毛,珍惜机会,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退一步说。 这种不断突破自我的表演模式,本来就是一种渐渐被大家遗忘的工匠精神。 如今的时代,表演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你再看当年—— 冯远征能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饰演恐怖狰狞的家暴男安嘉和; 也能在《非诚勿扰2》里饰演拉双眼皮的娘娘腔同性恋建国; 这,简直就是恐怖角色到喜剧角色的跨度啊! 同样的,还有当年86版的《西游记》。 扮演沙僧的闫怀礼老师,一看自己的戏份不多,就主动兼职成了剧组的“移动龙套”。 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 最后,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在这部剧中出演了大大小小近十个角色。 除了沙僧,还有太上老君; 西海龙王; 千里眼; 御马监监丞; 观音院的和尚; 甚至一个路人老者。 如果厂长不说,你绝对认不出来吧。 这么多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人物,其实都是一个人扮演的。 可想而知,闫怀礼老师当时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读剧本,做造型,揣摩人物活动。 恰恰说明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可以为了成就一部戏,演好一个角色而拼到什么程度。 就像周迅说得那样,演员其实有责任保持干净和纯洁。 他们就像杯子一样,必须保证在拍每一部戏,塑造每一个角色之前把自己洗干净。 导演倒什么,杯子里就是什么。 无论橙汁,还是红酒。 这个过程,就是塑造的过程,毁灭自己,获取新生。 而对于那些过于注重“自我”的演员,也许永远都只能停留在“演谁都是在演自己”。 只有当你放弃这凡俗的肉身,才能读懂属于角色的灵魂,也才能赢得观众虔诚的心。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