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武软工院产教融合锻造大国工匠

2021-12-07|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技术创新是企业跃动的澎湃活力,而每一项新技术,都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武汉软件工程职......

  技术创新是企业跃动的澎湃活力,而每一项新技术,都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作为输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摇篮”,坚持“立足光谷、服务武汉”人才培养定位,与华为、烽火等百家企业合作,建立77个校外实训基地,三大专业群联手对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锻造大国工匠,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共建协同育人创新发展之路。

  ■ 来自“重量级产业大道”的呼唤

  光谷,高新四路,是光谷东西向重要的一条产业大道,10余公里布满重量级企业。

  烽火通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光缆生产。该公司通过持续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成为国内唯一能提供海洋网络全系列产品的企业。

  华工科技,其飞秒激光器像切豆腐一样切割手机屏幕;中国信科,铺设“信息高速公路”,能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能入“海底两万里”;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一台手机从系统安装、镭雕标识到整机彩盒包装全过程仅需6秒。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建设和运行中不仅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更需要大量高水平的能够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粒粒科技创新的希望种子,如今早已破土萌发,开花结果。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武汉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校坚持“立足光谷、服务武汉”的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对接武汉市及武汉东湖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光谷)的“5+2”产业体系(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以及新技术服务、新网络经济),与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新环境,有效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了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 深化产教融合 “一条街”就建有校外实训基地77个

  职业教育一头是教育、一头是产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尤其是武汉市重点产业的有关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学校建设在“重量级产业大道”街域的校外实训基地77个,与华为、烽火通信、新华三、格力电器、华中数控、联想集团、昱升光电、百胜集团等109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每一个招生专业至少与一个业内骨干企业进行合作的目标;与龙头企业共建共管“烽火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新华三数字工匠产业学院”“智能物联产业学院”“中联社交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打造协同育人新机制,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 携手华为联袂烽火结盟华数三大专业群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携手华为

  培养信息技术专业群高质量信创人才

  毕业生胡天祤在校考取华为数通资深工程师认证,毕业后又自学并通过多门资深工程师认证,成为华为合作伙伴公司最年轻的金牌讲师。

  2017年至2020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群携手华为公司,先后成立华为ICT学院和“鲲鹏产业学院”,在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培养华为生态软硬件应用自主创新(信创)人才。每学年课程置换人数达1000人以上,超过20个班级开展华为ICT课程交付,每年300余人参加华为HCIA认证考试,通过率98%以上,HCIE通过人数在湖北省同类院排名第一,每年超过150名毕业生进入华为生态圈就业。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副院长杨兵教授考察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后,充分肯定并推荐华为ICT学院合作模式,认为能够全方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就业环境,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ICT产业需求。

  联袂烽火

  共研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海外培训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开展校企合作,与集团旗下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技术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开展合作。 2019年5月与烽火科技合作成立“光通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0年9月成立“烽火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1+X职业技能证书开发、通信技术研发和海外培训中心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学校与烽火通信共同开发“5G承载网络运维”1+X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正式获国家批准成为第四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成功申报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校企合作编写教材《5G承载网络运维(中级)》教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申请《5G通信设备运维检测系统》软件著作权一项,技术项目《5G承载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通过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的项目成果评价,被业界知名专家评价为“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网络切片及大容量光交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广泛应用于烽火通信研制生产的5G承载网设备,在国内外市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目前正在申报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10月,响应国家“职业教育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校企双方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挂牌成立“烽火产业学院——培训中心(印度尼西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

  烽火通信党委书记、副总裁何建明认为,烽火通信与武汉软件学院友好毗邻,不仅有着先天地理优势,更在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校企联动、特点互补的合作优势。

  结盟华数

  紧密对接智能制造专业群打造大国工匠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首批国家级创新企业,是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的行业龙头企业。学校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武汉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并以平台为依托,双方联合师资,对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培训,面向师生、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行业能力认证,入选“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武软专业教师和华数工程师自由组建跨专业技术创新团队——“设计者联盟”师生团队在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完成无接触式智能净化舱应用设计与样机制作,应用于学校日常疫情防控并取得国家专利。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吉红认为,双方在校企合作上既有深度也有广度。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20年,合作企业面向学校47个专业接受顶岗实习数近5000人。订单培养2390人,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数3941人。这些企业普遍反映,武软的毕业生质量高、留得住、用得好,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骨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学校成功承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六赛项、2021年湖北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决赛等。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超过90%,初次就业率达92%以上,其中留汉就业率达7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9.17%。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青岛凯勃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http://kaibopacking.com/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中易贸易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中易贸易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