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http://yjyaoye.com http://yjyaoye.com 前言: 今年稳增长主线下,政策发力的首选将是扩大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在系列一中央抓手,系列三地方抓手中,我们发现这一指向是较为明确的。但基建投资,作为18 万亿需求的存在,缺乏准确的高频跟踪指标。使用单一指标去观测,容易出现误判。如何及时评估基建发力强度,实际上需要借助多个指标。 本篇报告详细介绍基建跟踪的有效指标。何为有效?至少胜率较高。即,过去基建四次上行中,至少有2 次以上,其趋势与基建走势一致。可以允许时间上的领先或者同步甚至滞后。 我们选出了12 个值得关注的,有效的指标。大体分为三类。1-5 是资金类,代表了基建投资可能的资金来源(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财政资金、非标融资等)。6-8 是项目类,代表了三个项目相关的主体(地方政府、发改委、建筑公司)。9-12 是施工类。 从12 个指标的对比来看,这一轮基建上行,有两个显著的和以往不一样的特征。第一,地方政府稳投资诉求大幅高于以往。这是当下基建有较大想象空间的地方。第二,由于地产的极度低迷,施工层面的数据受到拖累,普遍较差。 这是当下对基建可能偏悲观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怎么评估这一轮基建上行的力度?我们对这12 个指标,每一项进行打分。比如中长期信贷,根据其增速,将历史四次基建上行期以及这次分别给与1-5 分的分值。分值越高说明该指标越强。考虑到目前的施工数据受到地产的干扰较大,我们暂按资金、项目合计8 个指标计算总分。 当下合计分值是24 分,超过2018Q4-2019Q1 的19 分。目前尚低于2020Q2-Q3的29 分。这意味着,当下基建力度(今年上半年),合意的预期可能是比3%-5%的区间要高,可能接近6%-8%的区间。至于能否更高,可能需要观察这些指标能否进一步上行。值得注意的是,单1 季度看,由于基建体量较小(不到3万亿,占全年的15%左右),且1 季度财政资金更为宽裕,中央对开门红诉求强烈,增速超过6%-8%并非不可能。 (一)基建发力历史简要回顾 2008 年以来,基建增速出现明显上行的时间大概有4 次。其中2008-2009 年、2012-2013 年,两次持续的时间较长,超过1 年。2018Q4-2019Q1、2020Q2-Q3持续的时间较短,半年左右。 (二)基建跟踪的12 个有效指标 每个指标与基建投资的历史数据对比。 1)1-5:资金类:分别是中长期信贷、财政支出、城投直接融资、信托融资、M2。前四个是基建的不同融资来源,会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影响。M2 实际上是前四个指标的综合影响。目前资金类指标中财政支出增速预计会较高,按照与基建更相关的政府性基金支出看,综合考虑土地出让下滑、上年专项债结转、1 季度专项债超预期发行,1 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有可能会超过50%。 2)6-8:项目类:分别是发改委项目审批金额、建筑业订单、重点省份稳投资诉求。目前项目类指标中,最强劲的是重点省份稳投资诉求。我们以五大基建大省(广东、四川、河北、浙江、山东,合计占全国基建投资1/3)召开的部署稳投资的省常务会议的次数来衡量其投资诉求。1 月前后6 周,合计召开了9 次,高于2020 年4 月的7 次、2018 年10 月的2 次。 3)9-12:施工类:分别是沥青产量、螺纹表观消费量、水泥产量、建筑业PMI。 目前施工类数据受地产投资低迷影响,整体偏低迷。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超预期。打分模型本身局限性及历史推演未来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