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嘉宾介绍:左前明,博士,现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煤炭)首席研究员,信达证券能源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库成员 飙升的煤炭价格已成为市场焦点,后续消费需求仍在继续增加?煤炭供给方面有何新趋势?国内目前有何相关政策出台?行业企业的业绩情况将有何变化?对此,信达证券能源煤炭首席分析师左前明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左前明表示,在未来的5到10年,煤炭的消费应该说在“十四五”阶段仍然处在增长期,预计“十五五”煤炭达峰之后会逐渐出现下降。最近煤炭价格涨幅比较快,在需求端就得到一定缓解,供给在政策推动下有所释放,保持供需两旺是四季度的基本态势。今年以来伴随煤炭价格的上涨,煤炭企业盈利也在逐渐的提升,上半年根据煤炭协会的统计,煤炭企业利润的增幅大概在90%-100%。 以下为文字精华: 1、信达证券左前明:中短期煤炭消费仍处增长期 主持人:在双碳大目标下,煤炭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左前明:双碳问题应该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事关我们中华民族有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个定位和格局都非常高远。 在双碳的目标下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碳中和的框架下未来我们整个全行业从经济结构到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都需要做出深刻的调整变化,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低碳发展的步伐将会有所加快。 看双碳问题下对于煤炭行业的影响,我想说应该去辩证的看。怎么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先从中短期看是达峰的概念,也就是未来5到10年国家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还是处于增长阶段,这跟我们发展阶段密不可分。跃过2030年达峰之后,需要我们整个二氧化碳或者能源的相关排放需要快速的下降,或者说绝对的净排放需要快速下降。 对于煤炭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双碳问题上煤炭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减量化、消费替代等等,因为煤炭确实在碳排放整个的能源里面是比较高的,这是中长期的视角。中短期来看,因为我们国家还处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在未来的5到10年,煤炭的消费应该说在“十四五”阶段仍然处在增长期,预计“十五五”煤炭达峰之后会逐渐出现下降。 如果想全面理解双碳对于煤炭影响,我还要有三个角度供大家去参考: 第一个角度,认识时间维度的中长期性和中短期性。未来5到10年是达峰期,后边30年是中和期,一定要分阶段循序渐进看待能源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煤炭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未来5到10年煤炭整个能源系统下的兜底保障作用将更加凸显。现在一方面鼓励风电、光伏的发展,一方面用能需求、用电需求还强劲的增长,煤炭、电力的兜底保障作用要求提升。中长期需要减量化,中短期的兜底保障作用还是需要平衡。 第二个角度,碳达峰到碳中和是围绕二氧化碳技术的革新、进步。一方面要看到风电、光伏的降本是非常快的,未来风电、光伏在电量结构中占比还要持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电力在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积极探索。未来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会大幅降低,但具体降低到什么程度,要分阶段根据技术进步的情形做相应的判别。 第三个角度,传统的煤炭也好、电力行业也好,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存在转型机遇,也不会坐以待毙,会以现有场地工矿区的范围发展一些风电、光伏新能源基地,甚至去做一些可再生能源的运营商。其中也伴随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机会。 2、信达证券左前明:四季度煤炭供需两旺 主持人:4季度动力煤供需两端如何理解?动力煤价格未来将走向何处? 左前明:市场非常关注今年的煤价,从去年年底以来整个煤炭供需形势比较紧张。煤炭价格也是从年初3月份出现调整回落之后,2季度以来价格逐渐抬升。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其实全球的煤炭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了上涨,同时加上海运航线紧张,油价也有波动,海运费也明显上涨,传导到我们的进口煤也出现一定上涨。 应该说这种上涨供需两端都是有一些因素,国内国际也都有因素。从需求来看,今年煤炭需求大大超出预期,过去几年煤炭消费需求每年大概在1、2个点左右的增长,去年也就是零点几个点增长,但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能源局统计的数据来看,煤炭消费量增长达到10%以上,这个需求是明显超出我们过去几年的中枢。 去年以来,国家在增产、增工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煤炭产量也出现了增长。上半年大概是4个多点的供给增速,这在全球来看也是不错的表现。但是虽然有增长,但相对超出预期需求来讲还是稍显不足,带动无论是产地、港口,还是下游煤炭价格的上涨。 全球来看也同样如此,疫情恢复之后需求都在恢复,而且全球这边还叠加一个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像德国气电之后用起来经济成本就高了,有些就不得不把燃煤气组重启,从而带动德国、英国、欧洲7、8月份国际上煤炭采购需求都很旺盛,所以带动国际煤价近一段时间快速拉涨。 6月份以来,我国出台相关的政策,增产、增工,鼓励大家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生产,包括一些合法用地的审批,包括一些产能的核增等等。在这些手段和政策来推动保供稳价的作用下,我相信接下来4季度煤炭产量应该有望进一步增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需求也将迎来全年的旺季,因为冬天一个特点,不光要用电,还要采暖,尤其是供热的北方地区,需求也是比较旺盛。 最近煤炭价格涨幅比较快,短期也存在回调压力。今年前8个月,好多省区市能耗超标,能耗指标不降反升,能耗下降幅度不及预期,现在各地都出台一些限能限电一些措施,在需求端就得到一定缓解,供给在政策推动下有所释放,保持供需两旺是四季度的基本态势。 3、信达证券左前明:上半年煤炭企业利润翻倍 主持人:对于动力媒的价格,特别是热电厂新的采购煤炭,包括保供新增的煤炭要签订100%的长协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出台对整个动力煤的价格区间会不会有一定的影响? 左前明:我们看到国家在积极的保障我们冬季用能、用电目标下,采取很有利的政策措施,推动我们供电、供热的电厂全国长协采购确保煤源供应,确保关系到民生的供电供热,民生没有太大问题。 主持人:刚才讲的签订长协100%的政策,这边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煤炭政策对煤价会不会有一些大幅的影响?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政策加码的可能性? 左前明:因为煤炭在我们国家是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尤其是下游涉及到的无论是电力、化工、建材、钢铁方方面面生产生活,所以它的保供稳价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既然这样,我们看到无论相关部门都在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努力来保供稳价,确保煤炭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的增产增工,做出了不懈了努力。 从政策来看,一方面鼓励现有生产煤矿加紧组织生产,还同时释放一些还有一定产能提升空间,通过合增产能的形式来释放产能,同时包括露天矿的用地问题,加快用地手续的审批,来接触中长期露天矿开采的制约。再加上刚才说到的长协加比例的签订,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效果的产生有一定的过程,露天矿也好,产能合增也好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一下子露天矿批了地就马上产生效果,生产正常需要有一个过程。我觉得更多现在当前当务之急不是管价格,而是保证有效供应。 这些措施是兜住底线,这样其他商业化下游才能传导下去,像化工、建材能够传导价格自然就传导了。电力传导不了,通过更多比例的长协煤炭给它提供相对低价的煤源,这又能起到有保有压,又能起到分类施策,这就能够很好的发挥市场化的作用保障煤炭的供应。 主持人:展望一下这些煤炭企业在未来往长远来看,它的盈利是否有保障?给我们分析一下煤炭企业的盈利方面的情况。 左前明:今年以来伴随煤炭价格的上涨,煤炭企业盈利也在逐渐的提升,上半年根据煤炭协会的统计,煤炭企业利润的增幅大概在90%-100%,但是我们要看到煤炭企业的利润提升跟煤价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它的结算更多是以中长协,尤其是我们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未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的担当,通过长协的方式保供稳价起到了效果,相当于给社会的下游进行了让利,所以我们在看煤炭企业业绩的同时,不要紧盯市场煤价。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通过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输液,有什么差别 https://www.lillymedical.cn/zh-cn/answer/107773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